2022 年,中國美妝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 5000 億元。背靠五千億美妝市場,主打線下渠道的美妝集合店也在持續升溫。
新式美妝集合店通過打造 “ 樂園 ” 式購物場景,逐漸成為年輕人新的消費及社交場所。而傳統美妝集合店也不甘示弱,試圖通過規模優勢搶占市場,奪回主動權。

傳統美妝集合店的 “盾”能否抵擋住新式美妝集合店的“矛”?
美妝集合店進入2.0時代
如果是在兩三年前,說起美妝集合店,很多人第一反應會是屈臣氏、絲芙蘭、萬寧等外資企業。在美妝集合店1.0時代,傳統美妝集合店一枝獨秀,占據國內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。
2015年屈臣氏在中國的業績開始停滯增長,2016年首次營收負增長。而另一傳統美妝集合店萬寧的日子也一樣難熬。萬寧為節約成本,關閉了北京、武漢等城市的大部分門店。
與傳統美妝集合店或經營疲軟或黯然退場相比,新式美妝集合店卻如雨后春筍般涌現,并且正在全國跑馬圈地。
2017月開始,HARMAY話梅、THE COLORIST調色師、WOW COLOUR等大型彩妝集合店陸續出現,吹響了新式美妝集合店反擊的號角。各家美妝集合店公布出來的數據看,新式美妝集合店勢不可擋。
這也意味著,美妝集合店正在進入2.0時代。
新式美妝集合店出圈三把斧
01 新式美妝集合店火速出圈的原因何在?
去年,話梅等新式美妝集合店火速出圈,究其原因不外乎包括以下幾點:
第一,疫情下租金調整。疫情下,大部分品牌線下門店紛紛關閉,比如說屈臣氏就在去年2月份關店兩百多家。疫情后空置率走高的購物中心,為了彌補損失,只能調整租金,希望降低租金水平,吸引品牌們入駐。
對主打線下渠道、想要擴張的新式美妝集合店們來說絕對是重大利好。雖然說租金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,但相比于大型美妝集合店的運營成本,可以算是杯水車薪。
第二,資本助力。處于燒錢階段的新式美妝集合店們,擴張少不了資本的加持。查看投資機構的名單,經緯中國、高瓴資本、IDG資本等頭部都在跑馬圈地。而這些資本之所以看上這門線下生意,則離不開兩“新”。
第三,新消費人群和新國貨美妝品牌的崛起。Z世代是當下的消費主力,這點毋庸置疑。而這群年輕消費者有很強的民族自信感,導致他們對國貨美妝品牌青睞有加。
也使得無論是以佰草集、百雀羚等為代表的傳統國妝,還是以完美日記、花西子等為代表的新銳國貨品牌,均受到了資本市場和消費市場前所未有的關注。
第四,擁有最強供應鏈。美妝集合店成千上萬種產品,說白了就是考驗供應鏈能力。怎么用最快速度、最低成本拿到最全的貨,這是困擾所有零售店的問題。但這些對于擁有最強供應鏈的中國品牌來說,就成為與進口品牌競爭的優勢之一。
02 新式美妝集合店出圈三板斧
新式美妝集合店備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,在小紅書和抖音等平臺上,打卡的帖子數不勝數。那么,這些新式美妝集合店是靠什么捕獲這屆年輕消費者心智?
首先,大牌小樣引流。大牌們通過小樣和贈品進行拉客和轉化,就促成短期流通量巨大的一個新品類。
根據NPD Group數據顯示,護膚美妝小樣在美國已發展成一個龐大市場,在2018年銷售額12億美元(約80億人民幣)。
如今小樣在中國市場也開始持續輸出,仍作為品牌拉客和引流的一大方式。其中,HARMAY話梅就是靠“倉儲+小樣”打法火爆出圈的。
其次,選品以國產爆款為主,提高利潤。在選品上,新式美妝集合店以國貨品牌為主,主打爆款產品,借此提高利潤。
最后,圍繞年輕人,打造具備社交屬性的消費場所。愛分享、愛體驗,是這屆年輕人的生活方式。新式美妝集合店通過打造“樂園”式購物場景,逐漸成為年輕人新的消費及社交場所。
新舊美妝集合店攻防戰
國內美妝市場表現強勁,入場的品牌玩家也隨著增多。據天眼查顯示,2020年,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包括“化妝品、彩妝、美妝”等關鍵詞的新注冊企業達到275萬家。
即使在疫情黑天鵝下,新增企業仍保持30%的增速,產業活躍度可見一斑。
根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,到2022年中國美妝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5000億元,并預測2023年規模將增長至5987億元左右。
電商加速迭代同時,線下渠道也在門店布局、店面設計,品牌選擇上逐漸升級,積極迎合消費期待。
在此行業背景下,美妝集合店作為引流的線下渠道,重要性愈加明顯。進入美妝集合店2.0時代后,以屈臣氏、絲芙蘭為代表的傳統美妝集合店與新式美妝集合店必有一戰。
那么,二者各自的優勢在哪?差異性在哪?
1 人:目標客戶不同,BA的必要性何在?
從“人”這點出發,目標客戶定位具有顯著區別:傳統美妝集合店主要服務中青年,而新式美妝集合店目標客戶則是Z世代年輕群體。
此外,與傳統美妝集合店的“熱情”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新式美妝集合店的“冷淡”。
新式美妝集合店更多是倡導去BA化,采取開放式、免打擾的自主購物模式。
2 貨:選品差異化。
傳統美妝集合店的選品策略是:以國際大牌、老牌國貨及自營品牌為主。傳統美妝集合店具有話語權,對新銳品牌持保守態度,較為強勢。
反之,新式美妝集合店一方面積極擁抱國潮,吸引新銳品牌入駐;另一方面,他們也會布局國際大牌、日韓小眾、大牌小樣等,選品較為全面。
3 場:場景的新老變局。
傳統美妝集合店在標準化運營上做的很好,主要體現在門店布置、選品、供應鏈等方方面面。這是優勢,因為擴張很快;反面看,也會成為一種束縛。
同質化嚴重未來可能會變成價格戰,特別是以低價拉客的新式美妝集合店。
如何在同質化市場脫穎而出,同時保持高增長,這是考驗所有美妝集合店的難題。
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,轉發本文僅為傳遞更多展商信息,如對本文文字、圖片版權有疑問請聯系后臺,我們會盡快處理,謝謝!